全国空降同城免费qq _全国空降app下载安装_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

您现在的位置: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 专业介绍>> 正文内容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香洲校区)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9日 点击数: 字体:

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人才培养方案

?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 ?(660303)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等同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工业机器人或智能控制应用系统的安装、编程、维护、调试、操作、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及服务于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方向

1

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编程、维护维修与现场操控

电工中级、低压电工操作证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2

机电设备装配及调试员,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员,机电设备营销及售后服务人员。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维修。

电工中级、低压电工操作证

机电一体化

3

智能产品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等工作。主要面向自动化系统、工业机器人、工业网络、工业制造相关企业中的安装调试技术员、生产加工技术员、维修维护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系统运行操作人员、销售人员等工作。

电工中级、低压电工操作证

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

说明

(1)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2)各专业(技能)方向还有其他的职业资格证书,如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低压运行维修)等,有从业意向并符合条件的学生可通过考核获取证书。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法制观念;

(2)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

(3)具有开拓创新、团结合作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4)具有较强的安全、责任、质量和环境保护意识;

(5)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2. 方法能力

(1)具有自主学习和拓展能力;

(2)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查找维修资料、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4)具有较好的逻辑性思维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 具有工业机器人或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安装、调试、使用、维护能力

2. 具有维护、保养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设备,能排除简单电气及机械故障能力;

3. 具有典型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现场简单编程、调试、检测、调整工业机器人控制程序能力;

4. 具有工业机器人营销、技术支持能力;

5. 具有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能力;

6. 具有典型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编程调试与维护、保养能力;

7. 具有可编程控制器PLC程序简单编制、调试及系统运行维护能力

8. 能读懂机器人应用系统的结构安装图和电气原理图,整理工业机器人应用方案的设计思路,能测绘简单机械部件生成零件图和装配图;

(三)专业(技能)方向——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1、能工业机器人系统常见故障进行检测、排除。

2、能安装、维护工业机器人电气系统。

3、能对典型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日常维护,能对一般故障进行分析、排除。

4、能进行一般工业机器人系统控制设备的组装(装配、接线)及机电设备的电气安装。

)专业(技能)方向——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

1.能对典型自动化系统智能产品等进行日常维护,能对一般故障进行分析、排除。

2.能安装、维护工业机器人应用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系统线路。

3.能进行一般智能设备的组装(装配、接线)及机电设备的电气安装。

4.能对智能设备、系统进行可编程控制器编程、变频器设置和控制。

5.能进行一般自动化电气控制设备的组装(装配、接线)及机电设备的电气安装。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技术

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

八、课程结构

(一)课程结构图

202307191056155900.Png

?

?

(二)课程结构表

课程类别

必修课

选修课

顶岗实习

限选课

任选课


课程类型

基础模块

专业模块

拓展模块

校外实习

文化课

计算机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专业方向课

专业拓展课

人文课

实践课

学时

760

72

1258

288

100

44

522

比例(%

24.2

2.3

40.2

9.2

3.2

1.4

16.7

课程

公共基础课(人文课)

专业课

一体化教学课

校内集中实训

生产性实训

学时

918

1692

1692

432

0

比例(%

29.3%

54%

54%

13.7%

0

注:

公共基础课(含人文课)学时数=基础模块学时+拓展模块人文课学时;

专业课学时数=专业模块学时+拓展模块专业课学时;

一体化教学课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专业课;

校内集中实训指在学校内开展的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的实训教学活动;

生产性实训指在学校内开展的有生产性产出效益的实训教学活动。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及专业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和拓展模块中的专业课,实习实训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形式,含校内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德育

包括法律基础知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哲学基础知识、职业生涯规划等。使学生了解法律基础知识、理解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和职业活动打下基础。

136

2

语文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现代语言文字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必要的语言文字基础准备。

136

3

数学

介绍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等数学知识。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逻辑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102

4

英语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102

5

信息技术

本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的使用方法和文字录入、文本编辑、排版等操作,表格构造、数据计算,幻灯片的制作,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及互联网的初步知识

72

6

体育

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180

7

音乐

培养学生基础音乐素养,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剧本基本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操,与美术设计素质相得益彰。

34

(2)专业课

1、专业群平台课(专业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电工技术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电感、电容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等有关知识和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元件与电路测试,具备分析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能力。

136

2

电子技术基础及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一般分析方法和基础技能,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工作原理要有所了解,培养学生电子线路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

172

3

电工基本技能

掌握电工安全常识,能熟使用电工工具,掌握导线连接与绝缘恢复技能,能识渎照明电路的原理图,能按图安装与调试照明控制线路。

108

4

机械制图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绘图工具;学习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三视图和轴测图的绘制;掌握标准件常用件、尺寸、公差与配合、粗糙度等相关机械知识;具有测绘一般零件图、读懂装配图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6

5

电机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

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结构、原理及选用、拆装、维修的方法,熟记低压电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会分析点动、连续运行、正反转、顺序控制、降压起动、制动、多速等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原理,能识读电气布置图和接线图,并了解绘制原则,会安装、调试与维修上述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会涉及、组建简单继电器电气控制系统

96

?

2、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SoliWorks技术基础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工装夹具的基本原理,掌握工装夹具的简单设计,会使用SoliWorks软件设计符合控制要求的夹具。

72

2

PLC技术基础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理解电气控制与PLC控制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PLC控制外部设备。培养学生基本的程序逻辑思维,提高学生排除简单PLC程序故常的能力。让学生根据PLC控制现象找出外部设备故障,并进行维护。要求学生熟悉PLC的I/O接线及基本软件的使用,掌握基本指令及常用功能指令的使用规则,使学生能够应用PLC进行简单的应用开发。

108

3

中级电工技能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家供电规则、工厂企业供电安全规则、电业安全作业规则等,掌握电气绘图、识图知识,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与计算、电工材料的使用、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电机的安装与维护、自动控制基本知识、变频调试技术等。通过训练使学生达到中级电工水平。并取得维修电工中级证。

108

4

工业控制技术

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单闭环和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特点和静态分析方法,掌握直流调速器的参数设置与修整方法,了解交流变频器的概念和组成特点,掌握交流变频器三种控制方式的参数设置与修整方法

72

5

PLC与变频技术

通过《PLC与变频技术》课程的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在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运行与维护的综合能力,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能够从事机电设备维修与检测、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运行与维护等生产操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08

6

单片机技术基础

本课程以51系列单片机为主线,体统介绍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C语言设计及单片机扩展系统的组成。让学生掌握51系列单片机在实际应用中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的设计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应用51系列单片机进行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为今后应用和设计单片机系统打下牢固基础。

108

?

3、专业方向

(1)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仿真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一种机器人常用编程语言,能在仿真设备上进行一般难度的程序编写与调试掌握工业机器人一种离线编程软件,能在离线编程软件的一般难度的技能操作和真机调试与操作

36

2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应用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机器人工作站安装、调试、验收的基本工序工艺,能按工业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安装标准施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台常见机器人工作站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检测等基本作业技能和工程管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108

3

工业机器人故障诊断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机气动设备的组成、安装调试以及日常使用与维护;会进行电、气等整体调试?、会进行传感器的检测及维护?;会使用维护通用步进、伺服运动控制技术;能识读通讯系统的图纸?

36

4

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调试运行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工业机器人操作安全与保护、工业机器人组成与结构、工业机器人技术参数、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示教编程、工业机器人数据恢复与备份、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等七大模块,从而达到掌握1+X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初级中级)考证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108

5

工业机器人综合应用

本课程提供工业机器人在典型应用中的码垛、搬运、产品分拣、产品装配专项综合应用实训训练,最大限度的缩短学生学习与实际生产中机器人应用的距离。

通过系统的实训课程训练,使学生能够熟悉机器人典型工作站的配置,工作站的设备安装,工作站的程序编写以及工作站的维护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后期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开展机器人应用编程、工作站系统集成、工作站的维护保养做好准备。

108

2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仿真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一种机器人常用编程语言,能在仿真设备上进行一般难度的程序编写与调试掌握工业机器人一种离线编程软件,能在离线编程软件的一般难度的技能操作和真机调试与操作

36

2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应用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机器人工作站安装、调试、验收的基本工序工艺,能按工业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安装标准施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台常见机器人工作站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检测等基本作业技能和工程管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108

?

2、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是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实习训练课程,安排在专业(技能)方向课学完之后,可在校内实训室或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通过综合实训,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3、顶岗实习

企业顶岗实习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接受一次上岗前的技术工作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顶岗实习要结合生产实际。应选择专业对口,生产技术比较先进、设备比较齐全的工厂作为基地。根据该厂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实习计划。顶岗实习中,要对学生加强纪律教育、劳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对学生的表现和实习报告要作全面考核,成绩列入学生成绩册。

十、教学时间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9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3 000~3 300,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

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1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行业企业认知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

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教学安排表

202307191056152557.Png

202307191056153434.Png

十一、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运行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及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注意与相关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应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专业核心课的教学应以实践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理论知识,以配合就业与继续教育的需求,并兼顾培养学生创造思考、解决问题、适应变迁及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就业或继续教育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实训实习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以及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应重视校内教学实训实习,特别是生产性实训。要在加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完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同时,积极探索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法。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可实行工学交替等弹性学制。要合理调配专业教师、专业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十二、教学评价

由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实施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双证"的获取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专兼职教师教学质量,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一)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笔试、作业、课堂提问、课堂出勤、上机操作考核以及参加各类型专业技能竞赛的成绩等。

(二)实训实习效果评价方式

1.实训实习评价

采用实习报告与实践操作水平相结合等形式,如实反映学生各项实训实习项目的技能水平。

2.顶岗实习评价

顶岗实习考核方面包括实习日志、层次、多方面的评价方式。

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实习必须具备电工工艺技术、电子工艺技术、电子工艺技术、传感器与PLC技术应用、电机设备运行维护、工业机器人仿真教学、工业机器人基础应用、机电一体化,主要设施设备及数量见下表。

序号

实训室名称

主要工具和实施设备

主要锻炼能力

主要服务课程

名称

数量(台/套)


1

照明线路及电工工艺技术实训室

照明线路安装实训台

25

维修电工基本技能

照明电路安装技能

电工基本技能

万用表

50

电工技术基础

触电急救模拟人

2

照明线路安装实训板

25

照明线路排故实训板

25

2

电子工艺技术实训室

电子电路板

50

电子技术技能

电工基本技能

信号发生器

25

电子技术基础及技能

双踪示波器

25

万用表

50

常用电子工具

25

电子线路CAD与制板技术

电子工艺技术实训台

25

3

PLC技术应用实训室

可编程控制器

25

可编程技术

PLC技术基础

计算机

25

AutoCAD电气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单元模块

25

PLC与变频技术

传感器与PLC应用实训台

25

自动控制技术基础

4

PLC与变频器应用实训室

变频器系统实训装置

25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与变频器技术

PLC技术基础

万用表

50

PLC与变频技术

电工工具

25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

6

单片机技术应用实训室

单片机考核实训装置

30

单片机技术

单片机技术应用

单片机外部接口实训模块

30

电子线路CAD与制板技术

电工电子工具仪表

30

6

自动控制与变频器应用实训室

自动控制实训装置

25

自动控制技术与应用

变频器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基础

变频器系统实训装置

25

气动机械手安装与调试

万用表

50

机电一体化综合应用

电工工具

50

7

工业机器人仿真教学实训室

模拟仿真计算机

50

工业机器人仿真技术

可编程控制仿真

机械设计建模

AutoCAD机械制图

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

50

PLC技术基础

机械设计软件

50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仿真

可编程控制器软件

50

工业机器人综合应用

8

工业机器人基础应用实训室

工业机器人实训设备

15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与检测

工业机器人综合应用

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

15

西门子PLC技术综合应用

工业机器人本体

15

工业机器人基础应用

9

机电一体化实训室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20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电气自动化系统维护与检测

机电一体化综合应用

气动机械手设备

20

气动机械手安装与调试

自动控制设备

20

工业机器人综合应用

(二)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由校企双方共建共管,实训基地的数量要满足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需求,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并定期安排学生进行岗位轮换,定期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岗位变化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十四、专业师资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3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专业专任教师应具有本专业或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获得本专业相关工种中级以上职业资格。专业带头人应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具有高级职称并获得较高的职业资格,能在专业改革发展中起引领作用。教师业务能力要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参加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

聘请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应具有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能够参与学校授课、讲座等教学活动。

十五、其他

?

本标准制定时间:20236

实施时间:2023年9月开始

?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九洲大道西3024号 邮编:519070 电话:0756-8654882

报名咨询:0756-8614785 就业咨询:0756-8654783

粤ICP备0605848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547号

版权所有: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